什么是躺平:年轻人的选择与反叛

“躺平”这个词汇,近年来在网络上迅速窜红,成为年轻人中热议的话题。它指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

躺平看似是一种妥协、放弃的态度,但实际上,它并非如此简单。它实际上是一种“向下突破天花板”的反叛行为,选择无所作为的方式对主流价值观进行消解和反叛。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

躺平现象并非只发生在中国,英国有尼特族(NEET),日本叫低欲望社会,美国也有归巢族(Boomerang Kids)。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一个经济体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后,社会保障功能完善,经济机会选择相对多元,加班加点的边际效益降低,自然会产生一批“扶不上墙”的年轻人。

躺平的原因有多种。很多年轻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对前途感到迷茫和无助。他们处于被剥削的位置,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他们处于被收割的位置,面临着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

年轻人的躺平在传递一种信号:社会环境、生活成本、成长路径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够舒适。相比而言,躺平虽然颓废,但至少相对不累。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身处的环境,或者暂时没有找到新的模式,所以选择以“躺平”的方式让自己在竞争中不被耗尽。

躺平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一方面,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另一方面,很多人开始思考工作的意义和人生的意义,当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开始“以终为始”的做事,自己的人生就会开始发生好的变化。

什么是躺平:年轻人的选择与反叛

然而,躺平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这个信号蔓延开来,会造成群体焦虑,更多的人会觉得自己处于被剥削、被收割的一方,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人由于出身好或者掌握了一技之长,他们有着较高的话语权,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他们的认知是高的。他们可能会对“躺平”进行抨击或者贴上“标签”,不分场合的对这一现象进行抨击。“躺平”可能会被一些不良分子借机利用,造成不稳定因素。

“躺平”现象是当代年轻人对生活和未来的一种态度和选择。虽然其中包含了一些消极的因素,但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反思以及对个人价值的重新追求。在这个看似消极的词汇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年轻人对未来的积极探索和追求。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