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穴位与适应症详解,防病治病,传统中医有妙招

三伏贴的穴位及适应症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将中药敷贴于特定穴位,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减轻冬季易发病。

以下是三伏贴常见的贴敷穴位及其适应症:

心俞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用于治疗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神经官能症等。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属膀胱经。主要适用于咳嗽气喘、感冒、外感风寒、盗汗、背痛等病症,对各种肺病有一定的作用。

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可用于治疗打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

膻中穴: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主治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病症。

治喘穴:属经外奇穴的背部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能止咳平喘,通宣理肺,用于治疗气喘发作,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可用于治疗头颈强痛、骨蒸潮热、神疲乏力等病症,同时也有防病强壮作用。

膏肓穴:位于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配肺俞主治久咳;配肩井主治肩背痛;配百劳主治虚劳。

三伏贴主要能治疗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

三伏贴穴位与适应症详解,防病治病,传统中医有妙招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三伏贴的穴位及适应症,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传统中医疗法。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