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猩红热:治疗与日常护理全攻略
小儿猩红热的防治与日常护理
一、猩红热的治疗
抗菌素治疗:宝宝患上猩红热后,必须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疗。早期注射足够的青霉素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病愈。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皮疹即可消退,体温也逐渐下降。但不可随意停药,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1周,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否则,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并未完全消灭掉,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治疗:
(1)风热疫毒证:发热骤起,头痛恶寒,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口渴欲饮,皮肤潮红,唇周苍白,面部、胸部皮疹隐若可见。舌苔薄白或薄黄,或舌如草莓状,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解毒透疹利咽。主方:普济消毒饮加减。咽痛较甚者,加土牛膝、射干;脊核肿痛,加夏枯草、紫花地丁;疹透不畅,加葛根、蝉蜕。
(2)气营两燔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遍布全身,色赤如丹,烦躁不宁,或便结溲赤。舌苔黄糙,舌质红绛如杨莓,脉数有力。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主方:凉营清气汤加减。壮热无汗,丹痧不透,加淡豆豉、浮萍;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皮疹紫黑,加紫草;咽痛腐烂,加土牛膝、青黛。
(3)热毒内陷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疹色紫红,或有斑色紫暗。舌绛脉数。治法:清热凉血、解毒开窍。主方:清营汤用法:合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加减。高热、抽搐,加山羊角、钩藤;热甚、出血,加仙鹤草、田三七等。
(4)肺胃阴虚证:疹褪而皮肤干燥脱屑或脱皮,精神疲乏,纳食减少,口干喜饮,咽喉干燥而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养肺胃。主方:沙参麦冬汤加减。口干喜饮、咽喉燥痛去桑叶加芦根、玄参;疲乏短气加西洋参;纳食减少加山药、石斛;大便干燥加火麻仁、柏子仁。
二、猩红热的日常护理
患儿应多喝水以预防脱水。
患儿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宜食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食;伴有咽峡炎的患者在进食时可能伴有疼痛予以软食或流质饮食是很有必要的如牛奶豆浆蛋花汤鸡蛋羹等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还应多给藕粉粥等补充热量;恢复期应逐渐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如肉末虾泥菜粥面片挂面等;病情好转后可改为软饭但仍应注意清淡及无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合并急性肾炎应给少盐低蛋白质半流质饮食。
保持居室的通风透气环境清洁和个人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概率。如果家中有猩红热患儿要注意餐具与其他人员分开玩具要用肥皂水清洗消毒。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