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冷剂种类与使用指南:环保、高效与节能的选择
冰箱制冷剂与工作原理简介
冰箱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之一,而制冷剂则是冰箱运作的关键。常见的冰箱制冷剂有F12(氟利昂)、R600a、R134以及F—11、F—21、F—113、甲烷、乙烯、R12、R600、R152/R22共沸、R410A等。其中,F12是早期的制冷剂,虽然效率高,但因为对大气层有破坏,已经停用。R134是一种“过渡性”制冷剂,由于效率不高,也已经被淘汰。而R600a是新型无氟制冷剂,属于环保性质的制冷剂,现在已经广泛使用在冰箱上。
冰箱按照分类的不同,工作原理有以下9种:
压缩式电冰箱:利用电动机提供机械能,通过压缩机对制冷系统做功。制冷系统利用低沸点的制冷剂,蒸发汽化时吸收热量的原理制成的。
吸收式电冰箱:可以利用热源(如煤气、煤油、电等)作为动力。利用氨-水-氢混合溶液在连续吸收-扩散过程中达到制冷的目的。
电冰箱:利用PN型半导体,通以直流电,在结点上产生珀尔帖效应的原理来实现制冷的电冰箱。
化学冰箱:利用某些化学物质溶解于水时强烈吸热而获得制冷效果的冰箱。
电磁振动式冰箱:用电磁振动机作动力来驱动压缩机的冰箱。其原理、结构与压缩式电冰箱基本相同。
太阳能电冰箱:利用太阳能作为制冷能源的电冰箱。
绝热去磁制冷电冰箱。
辐射制冷电冰箱。
固体制冷电冰箱。
使用冰箱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冰箱的放置: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利于通风,同时与墙面要保持一段距离,以便于冰箱运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散发。
检查密封性:要经常检查冰箱封条的密封性,如果封条出现变形,就会影响关闭的严丝合缝程度,造成冷气外泄,从而增加耗电量。假如变形严重,应及时维修更换。
定期除霜:冰箱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些冰霜,假如不能定期化霜,那么会影响制冷效果,而且耗电量也会增加,甚至容易损坏压缩机。因此,每当看到冰霜的厚度超过7cm时,就应该进行化霜。
减少开门次数:每当你拉开一次箱门,就会有冷气外露、热气入侵,这样就必须得再次运转压缩机制冷。因此尽量一次拿出多样需要的食材,并且动作要迅速,箱门也不要拉开太大的角度,尽可能地减少冷气的丢失。如果你没有什么存货,那么也不要让冰箱空置着,这样空荡荡的反而很耗电。比较好的方法是往里面放几小盆水,让它结冰,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保持低温,减少能耗。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